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的废止
1、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2009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和2009年1月5日交通运输部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号发布的《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同时废止。
2、核心变化体现在危险货物范围的明确化,所有包装危险货物必须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规则),旧有的1996年规则已被废止,对危险货物的识别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南京市船舶修造业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2月27日通过,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3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经2017年10月30日第九届市政府15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废止《珠海市小型客运船舶管理规定》(200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5、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第九条 《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证件有效期届满前的30日内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换证申请。原许可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换发。
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务经营行为,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促进水路运输事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务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条例所称水路运输辅助业务,是指直接为水路运输提供服务的船舶管理、船舶代理、水路旅客运输代理和水路货物运输代理等经营活动。第三条 国家鼓励和保护水路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水路运输经营者委托船舶管理企业为其提供船舶海务、机务管理等服务的,按照《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范水路运输活动,条例应运而生,旨在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促进水路运输业健康发展。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有严格的规定。首先,需通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审批,确保船舶性能、船员资质和安全管理制度达标,取得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3号《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已于2013年12月30日经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3号公布《国内水路运输辅助业管理规定》。该《规定》第41条决定,废止2009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和2009年1月5日交通运输部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号发布的《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
杭州市水路运输及辅助业务备案?
1、与水路运输经营者的经营范围相适应。从事旅客运输的,应当使用普通客船、客货船和滚装客船运输;从事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的,应当使用液化气体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船和原油船运输;从事普通货物运输、包装危险货物运输和散装固体危险货物运输的,可以使用普通货船运输。
2、第十六条 水路运输许可证、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第十七条 外省(市)水路运输经营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港口、码头之间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的,应当持船舶营业运输证到当地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遵守本条例有关规定。
3、在经营过程中,船舶进行水路运输时,必须随船携带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营业运输证》,以此作为合法运营的依据。第二十五条详细列出了经营者的义务:他们必须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进行强制代办、哄抬运价或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同时,禁止垄断货源,确保公平竞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了国际海上运输活动的基本准则,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与各方权益。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确保国际海上运输活动的规范,促进公平竞争,本条例旨在维护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的稳定,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经营国际海上运输及其相关业务需满足特定条件。第五条,经营国际船舶运输需有中国籍船舶,船舶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配备提单、客票或多式联运单证,以及具备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业务管理人员。第六条,申请人需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并申请许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3年发布的第1号令,一项重要的法规文件得到了实施。这部条例的实施细则是在2002年12月25日的第14次部务办公会议上审议通过的。自2003年3月1日起,这份细则正式开始执行,对国际海运领域的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际海上运输活动,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国际海上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以及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第二章详细规定了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申请和运营要求。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经营国际船舶运输或相关业务,需符合《海运条例》的条件,同时考虑交通部发布的市场状况和政策。交通部会公开这些信息,未公布不得作为拒绝申请依据。
如何加强对渔业捕捞辅助船的管理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渔业港口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渔业港口建设、维护以及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与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协调管理机制,提高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监督管理水平。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活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渔业船舶捕捞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属地管理和监督体系,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海洋渔业船舶减船转产政策支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申请单位或个人应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受理后,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审批或审核。
广东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第四章着重于渔业船舶的管理和规制。首先,县级以上政府鼓励渔民淘汰老旧的中、小型海洋捕捞船,转向大型渔船以提升外海和远洋捕捞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合理配置捕捞辅助船和养殖渔船,以适应养殖水域需求。
一)因发生事故影响船舶适航性能的;(二)改变船舶证书所限定的用途及航区的;(三)检验证书失效的;第九条 渔业船舶检验合格后,渔船检验机构应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第十条 涉及渔业船舶及人命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的重要设备须经渔船检验主管机构认可后方可装船。
一)经渔船检验机构确认的船舶建造设计图纸;(二)渔船检验证书、渔船国籍证书、渔船所有权登记证书;(三)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资料。申请增加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主机功率的,还应当提供用于主机功率增加部分的被淘汰或者灭失渔船的拆解、销毁、处理或者灭失资料,以及原发证机关出具的渔业船舶证书注销资料。